立足城乡融合发展,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以及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推进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实现从"小康社会"到"美好社会"的新跨越。
   基本思路:因地制宜,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的乡村"三生"空间。    统筹利用生产空间:促进城市乡村共生共荣、产业协同发展。
  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类型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统筹乡村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修复,按照不同主体功能定位,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科学划定生产、生活和生态等空间的主要控制区域,健全不同功能区差异化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
  乡村生产空间是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兼具生态功能。围绕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落实农业功能区制度,合理划定养殖业适养、限养、禁养区域,严格保护农业生产空间。适应农村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要,科学划分乡村经济发展片区,统筹推进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等各类园区建设。
  充分利用乡村的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推进产业经济的发展。

   合理布局生活空间——突出乡村建筑风格特色。
   在原有建筑形态上进行外立面改造,统一形式,统一风格。立面上突出竖向线条,改善原有单调的立面,统一窗户样式,同时用建筑原有颜色的涂料重新粉刷墙面,空调架用百叶格栅遮挡,使立面干净清爽,风格明显。
屋顶 沥青、钢瓦、 小青瓦、水泥瓦
门窗 铝合金门窗+铝合金
格栅或木格栅+窗楣
+屋前绿化
阳台 青砖栏杆或仿木
栏杆+阳台绿化
配色

   乡村生态空间是具有自然属性、以提供生态产品或生态服务为主题功能的国土空间。加快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全面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加强对自然生态空间的整体保护,修复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提升生态功能和服务价值。全面实施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开发强度,强化准入管理和底线约束。
  建立游客量控制与生态预警机制,根据环境承载能力和资源监测结果,合理确定游客容量,划定生态保育区和一般游憩区,通过制定不同的保护和发展策略,实施差异化管理,突出生态保护和环境教育功能,规范游客行为。
  从交通环境、卫生环境、人文环境、资源环境四大部分,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垃圾治理三大工作重点,打造宜居宜游的四明山。
顺应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
根据不同村庄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按照集聚提升、融入城镇、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的思路,
分类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农村地区的发展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尤其在我国长期二元结构的背景下,农村的发展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村庄规划全覆盖从名字可知,是以"村庄群"规划编制新模式运作,改变过去每个村庄单独编制村庄规划的传统模式,为村庄规划编制"提速提质"。"村庄群"是以一个行政村及周边几个自然村为组成打造一个村庄群落,并以此为单位开展村庄规划编制。
  在"村庄群"规划中,基于"共享共建、成果整合、便于实施、节约成本"的原则,统筹生态、生产、生活用地,深入挖掘整合片区内村庄、产业园、田园综合体、景点、大项目等多节点,通过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的科学布局,实现规划设计一体化,设施布设系统化,建设发展连片化,系统推动村庄建设。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田园综合体"这一新概念:"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
  "田园综合体"根据城乡融合发展理念,按照农田田园化、产业融合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路径,以自然村落、特色片区为开发单元,完善基础设施,全域统筹开发,是顺应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新型产业发展,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探索和具体实践。
居民房变成了乡村酒店
荒山变成了度假村
水塘变成了垂钓园
农田变成了观光采摘园
………
农民安居的美好家园
农民创业增收的理想乐园
农业产业集聚和吸纳农民创业就业的城镇化功能
《鼎城区环太阳山片区旅游发展专题策划》——南国嘉木田园综合体

  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的发展模式经济效益不能抵御城市的持续扩张,因此鼎城须大力发展农业观光、休闲农业、乡村度假等经济效益较强,对就业拉动比较明显的新型乡村农业。

  产业情况:鼎城区现有花木6万余亩,个体苗木花卉基地400余个,公司30余家,年销售额达7亿元以上(每年以15%-20%递增),以石板滩毛栗岗村为中心专业花卉苗木村达10余个,产品远销全国各地,计划到2020年全区花木面积达11万亩,实现利润15亿元。

  发展理念:将花卉苗木作为片区未来产业生态系统形成和发展关键的"第一个物种",形成具有自主生长能力,可持续的发展路径。重点发展农业观光、休闲农业、乡村度假等经济效益较强,对就业拉动比较明显的新型乡村农业。南国嘉木——以花木专业合作社为载体的田园综合体,农旅融合"新田园"社区 ,是整个项目的核心引擎。

  (1)构建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新田园"社区
制造强大内容力,构建度假生活场景
以花木专业合作社为载体的田园综合体
在毛栗岗及周边村落进行大规模整体开发
企业、合作社和农民利益联结机制
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
面向三大团体:家庭、学校、社区
推行三大计划:植物保育计划、公众教育计划、永续食物计划
宣传三大理念:照顾地球、照顾人类、分享多余
导进朴门生态理念,注入鲜活的文化内涵

  (2)形成花卉苗木种植、交易、展览、观光休闲为一体的产业链

  "特色小镇" 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依赖某一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打造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体系。
  特色小镇可以作为引领者在一个合理的空间范围里将城市功能和乡村功能融合起来,形成城乡一体发展格局,进而带动乡村振兴。

引入先进理念和管理、基础设施、服务体系等现代要素

引入市场观念、科学管理、集体行动、协作开放等现代文化元素

倡导和推广绿色技术、绿色公益、绿色生活等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优化乡村创业创新生态,促进乡村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

促进乡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绿色化,推动乡村绿色发展
  特色小镇的特色性主要表现为产业上坚持特色产业、旅游产业两大发展架构;功能上实现"生产"+"生活"+"生态" 。

  特色产业

  传统产业:如茶叶、中药、丝绸、黄酒、根雕、瓷器等
  新兴产业:节能环保、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经济等

  泛旅游产业
  泛旅游产业是更加泛化的概念,涉及到传统旅游业、餐饮业、零售业、酒店业等,产业链延伸到餐饮、交通、酒店、商业、农业等。各产业融合之后会形成高附加值的产业结构,进而产生溢出效应。
从城乡建设视角 特色小镇能够为城市人才、金融资源、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等向乡村流动提供平台和载体,引导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从产业发展视角

特色小镇能够以乡村特色资源为基础发展特色产业,以生态优势、成本优势吸引中小企业聚集发展,与城市大企业分工协作、共享市场,形成城乡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提升乡村产业发展质量。

从公共服务视角 特色小镇按照城镇功能要求建设基础设施,引进教育、文化、医疗等城市优质公共服务,能够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湖南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包山特色旅游小镇修建性详细规划》

  产业概况:山水田园环境良好,但内部景观品质不高。祁东县黄花菜种植已有500多年的历史,黄花菜产业基础良好,具有大量潜力可挖。

  竞合分析:衡阳市的七个特色旅游小镇现状旅游资源较好,特色鲜明,主要以历史文化主题打造为主。

  规划定位:以祁东黄花菜产业为基础,以忘忧草为主题,打造集旅游配套、生态度假、研学体验为一体的特色旅游小镇。

  (1)立足特色产业,助推"忘忧小镇"建设
  结合祁东黄花菜产业的基础,以黄花菜为概念,进一步提升产业,以忘忧草为产业核心,发展忘忧草种植、品种研发、农业研学、忘忧草养生、美食、亲子农业和曲艺等多种产业项目,支撑包山小镇产业发展,打造四明山黄花菜品牌。
特色
【以忘忧草为主题】
忘忧草美食
忘忧草研学
忘忧草康养
小镇
【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
信息集聚
人群集聚
  (2)农业+文旅+社区综合发展

  以忘忧草产业为核心,统筹周边村庄和田园,推行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打造旅游强农、富民的典范。

  通过文化体验型、生态度假型等旅游项目的打造,构筑特色旅游小镇发展的新高点,实现旅游经济新增长。

  在以忘忧草为基础的产业形成之后,周边区域就可以开展人居环境建设,为原村民、新住户、游客这三类人群,营造新的社区群落。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旅游如何发力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所特有的田园风光、聚落形态、农业生产方式、民俗风情、自然或文化因素为吸引源,面向都市居民群体展开的,集观赏、体验、休闲、娱乐、购物于一体的旅游活动。
  乡村旅游与农业、农村、农民等三农问题紧密相关,田园、村落即风景,山水为景观,生产生活就是旅游体验,农产品就是旅游产品。乡村旅游可以让农村更美、农业增强、农民致富,在乡村振兴、扶贫攻坚等方面发挥重大的作用。

减少施用化肥、农药、
除草剂的粗放式、短期化的生产方式
开发乡村民俗、乡村美食、乡村特产、农事体验、农家生活等资源
因地制宜积极发展乡村休闲、乡村度假等产业
推进有机肥、加强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建设,
重构新的种养循环模式
"乡村+文创、+电商、+养生、+养老、+体育、+健康、+研学、+文艺"等多方面的融合发展
推进农林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
调整农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
加快创新农业技术体系和技术路线
《柳叶湖郑太生态农庄旅游总体规划》

  项目概况:项目地位于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白鹤山乡郑家河村,地处柳叶湖旅游度假区北侧,太阳山下,紧邻常德城,交通极为便利。

  资源情况:项目地内田园风光优美,自然环境良好,以农业景观为主,分布多处生产用蔬菜大棚,形成农田景观生态基质。兼具城市生活便利,同时又可享受郊区闲逸的自然生活。

  竞合分析:常德市休闲农庄数量较多,且各区县农庄基本以蔬果采摘、农家餐饮住宿、水上休闲等功能为基础,产品雷同、竞争激烈。

  (1)以健康、有机的理念引领生态农业发展,打造精品

   > 与周边农业旅游项目错位发展,以有机的乡村生态农业旅游为发展主线,打造高端有机农业旅游品牌。

  > 郑太生态农庄现状项目以"有机蔬果采摘"为主,缺少精品项目、季节时效性有限,策划引入多种精品项目,带动郑太农庄整体的旅游品质,做到全季全时可游。


  (2)融合生态文旅,强化特色优势

   > 生态旅游、健康出行、有机食品,作为郑太生态农庄优势资源,应充分挖掘,将乐活理念与旅游结合起来,以乐活包装旅游、以乐活包装项目、以乐活包装产品,

  > 郑太生态农庄拥有良好的农业及文化资源,增强农业旅游资源的挖掘与打造,在现有基础上强化实施富有特色的农业旅游项目,突出特色餐饮及娱乐项目、筹建精品生态客栈。

《茶陵县虎踞镇水源村旅游发展总体策划(2016-2020)》
  村情概况:水源村经济发展水平低,按照国家2300元的新贫困标准,全村有贫困户121户,452人,占全村总人口的20%。村民家庭收入主要依靠农田耕作、楠竹销售和外出务工,收入来源单一,贫困程度较深。

  产业概况
:以第一产业占据主导地位,主要集中在生态养殖、农产品种植等;以乡村旅游以及农产品深加工的第三产业处于一个初步发展阶段。

  开发难点
:土地资源缺乏,村民居住比较分散,空间整体组织及项目布局难度较大;现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几乎为零,地形地貌环境限制导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落地困难大。
(1)推动产业融合,塑造精品,滚动发展,实现脱贫致富
(2)文旅农全产业链三位一体
  立足水源村的传统农业及特色农业,充分挖掘民族民俗文化内涵,将农业、文化产业、旅游业三者相结合,形成农旅结合型产业、文旅结合型产业,促进以乡村旅游为主导的联动性产业,重新构建水源村产业发展新格局。
进一步丰富产业业态,完善产品体系,优化旅游环境,注重与区域内外景点联动,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大力发展以自然景观与特色民宿为主的乡村旅游产品,引进先进技术发展楠竹深加工、茶叶、高山蔬果、养殖等农业产业,通过旅游项目带动水源村的旅游市场,提升水源村的旅游品牌,借力旅游市场的火爆带动水源村村民就业,促进农民脱贫。
编制《水源村旅游发展总体策划》,加大宣传,集聚人气。加快基础与服务配套设施的建设。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企业电话:+86-731-88889558
传真:+86-731-88889552
地址:中国·长沙市天心区芙蓉南路一段368号CTA财富中心29楼
邮箱:zoomview@zoomview.cn
网址:www.zoomview.cn
出 品 方:中合慧景
内容编辑:黄程、黄晶玲、夏民、蒋宏伟、胡显升、
     吴倩、舒钰茜、魏永青、张怡、白玉洁、
     廖伯柱、王曙、潘平、唐银燕、何羽原、
     林英、胡佳
本期策划:张晓雯、黄晶玲
视觉设计:胡佳
Copyright© 中合慧景 All Rights Reserved